瓷修复最常见的材料和试剂是粘合剂。凡是能将各种材料牢固地粘合在一起的物质称为粘合剂或粘结剂或胶粘剂。使用粘合剂进行连接的过程称为粘合技术。
光绪石版《画石公案全传》。网上资料显示,此版本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平版印刷。图一所示目录显示,全套共十二卷,第二卷缺失。而第十二卷,其余十卷保存完好。传世品有传世纸张自然老化痕迹,封面、封底有破损。第九卷缺少封面和第一页的一半。主要讲述了康熙年间清官施世纶在黄天霸等江湖侠客的协助下铲除贪官、破案抓贼的故事。
粘接是一门古老而实用的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人们使用骨胶、松香、淀粉等天然物质作为粘合剂。例如,在古建筑建造中,用糯米粘合城墙砖,用骨胶粘合弓箭等兵器。
粘合剂主要有两大类:有机粘合剂和无机粘合剂。有机粘合剂分为天然和合成两大类。天然粘合剂有:动物粘合剂骨胶、虫胶、鱼胶等;植物胶粘剂淀粉胶、松香胶、天然橡胶、桃胶等;矿物粘合剂是沥青。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一般使用天然粘合剂来修复陶瓷物品,主要是虫胶和糯米胶,因为它们易于获得且易于使用。当时为了增加器物的牢固度,常在器物内部隐蔽处用糯米胶粘贴硬纸或布条进行整体加固,并进行涂漆。
造型古朴,釉色温润。它可以用作茶杯。请参阅图片了解更多外观和缺陷描述!
20世纪60年代初,环氧树脂开始应用于文物修复,并逐渐应用于瓷器的粘接。但有些型号的环氧树脂由于固化剂是胺类物质,容易出现黄变、变色现象,影响修复效果。20世纪90年代,无色透明环氧树脂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瓷器修复的质量。
瓷器修复的五种材料配方:
配方一:石膏粉(CaSO4、2H2O)是修复文物常用的材料。其颜色洁白细腻,固化时间短。
1、石膏粉30%,环氧树脂70%,质地细腻白色,凝固后表面有光泽,可打磨、上色,适合修复质地细腻的古瓷器。
2、石膏粉50%,环氧树脂50%,表面白色哑光,适合古瓷上色或雕刻修复。
3、使用80%石膏粉和20%环氧树脂。如果胎面粗糙,有小斑点,最好修补白色、厚实的半陶瓷胎面。
配方2:二氧化硅(又称牙托粉)是天然石英粉。成品是由石英矿石除去杂质,磨成粉末,然后用水或风漂白制成的。易溶于有机物,质地坚硬。耐磨、细白色粉末,它与石膏水泥等不同,不能与水混合固化,可与环氧树脂混合固化:
1.30%二氧化硅和70%环氧树脂胶。凝固后,质地细腻,表面有光泽,略带透明。调色后,适合修复质地细腻的瓷器和古瓷器的小孔。
2.由50%二氧化硅和50%环氧树脂制成,质地光滑但哑光。适用于古瓷器的白刻或着色等修复。
3、由80%二氧化硅和20%环氧树脂制成,凝固后质地洁白坚硬,可修复汉白玉文物。
配方3:滑石粉(3Mgo、4S2、O2、H2O)质地白色,有滑滑的感觉。在古陶瓷修复过程中,常作为脱模润滑剂或在基材中添加滑石粉以吸收拉伸力。保护基材免受裂纹和空隙的影响。
1.30%滑石粉和70%环氧树脂。凝固后效果与石膏粉相似,但较硬。
2、50%滑石粉+50%环氧树脂的配方,凝固后效果与石膏粉配方相似。相比之下也更难。该比率越大,硬度对比度越大。
3、滑石粉80%、环氧树脂20%。凝固后的质感比石膏粉更加光滑。适用于修复松散、粗糙的陶瓷体。
式4:水泥是粉状矿物胶凝材料。水泥产品按强度不同分为等级。在古陶瓷修复中,修补过程中主要使用水泥作为填充材料。应选择高档产品。临摹时填补缝隙时,有时将石膏加水混合后倒入模具中,或按30%、50%、80%的比例加入环氧树脂,根据需要用雕塑粘土捏住,将缺失的部分揉捏好填补空白。但操作必须百分百确定,不能有任何差错。
配方5:赤泥颗粒比较粗糙,使用时需要稍微研磨。更适合填补空白、修复古陶文物。用环氧树脂按30%、50%、80%的比例混入赤泥中。针对细陶、粗陶缺陷修复和填补的需要,努力协调文物修复与原始材料的关系。
民国十四年平版《玉历金丸励世》全册,有具体年份、出版信息、精美插图、佛道神话图像图等,如图4目录所示,详细介绍了方剂等内容,是一本非常完整的书,没有缺页、缺字的情况。此传世品有纸张自然老化的痕迹,前几页和后几页的边缘都有磨损和撕裂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