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鼻烟壶鉴藏图片(清代鼻烟壶鉴藏价值)

清代鼻烟壶藏品

此件清末酱釉碗,撇口,垂腹,浅圈足。器内、外壁均施酱釉。光滑宜人,是当时素瓷中最精美的一件。外观补充:底部先天粘稠,有先天轮胎痕迹。

清代鼻烟壶鉴藏图片(清代鼻烟壶鉴藏价值)

图1

图2

图3

鼻烟壶是清代艺术的重要标志之一,一度盛极一时。鼻烟壶之所以受到重视,除了实用性之外,在当时也是身份的象征。虽然直到明末才从西方传入我国,但到了清代才得到发展。小鼻烟壶汇集了中国雕塑、书画、瓷烧、镶嵌等多种工艺美术品。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隐喻。

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原因,沉阳故宫博物院藏有许多清代精品烟瓶,值得欣赏和探讨。

鼻烟壶原本是西方用来盛放鼻烟的器具,简称“鼻烟壶”。尺寸很小,高度一般在七八厘米左右。明代万历、天启时期西方传教士传入我国,但这一时期的传世品很少。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鼻烟壶深受皇室喜爱,十分流行。为了满足需求,清宫专门设立了制造处,专门制造烟瓶。从此,中国制造的鼻烟壶名扬世界,并远销海外。

鼻烟壶分为8类:金属胎珐琅鼻烟壶、玻璃鼻烟壶、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玉石鼻烟壶、瓷鼻烟壶、牙形竹鼻烟壶、剔漆鼻烟壶、内画鼻烟壶鼻烟壶。有玉石、珍珠、珊瑚、宝石、镀金铜、瓷器、木雕等质地和形态。小烟瓶既实用又可以拿在手里把玩欣赏。

玻璃鼻烟壶用玻璃制成的鼻烟壶俗称“料鼻烟壶”。清朝康熙年间,鼻烟在上流社会中流行起来,玻璃鼻烟壶也逐渐流行起来。做工最精美的是“古月轩”玻璃烟瓶,其次是西方制造的五色玻璃烟瓶。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宫造办处建玻璃厂,开始制造玻璃鼻烟壶。从《象祖笔记》一书中的记载可以看出,当时制作的有红、紫、黄、黑、白、绿等单色烟瓶。雍正、乾隆时期,玻璃制造业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仿玉、仿白玉、仿玛瑙、金星料、蓝料洒金等玻璃制成的鼻烟壶。尤其是嵌套式鼻烟壶,色彩缤纷,深受人们喜爱。嵌套式鼻烟壶的制作工艺有两种:一种是在有色材料中填充另一种与材料颜色不同的颜色材料,然后在这层材料上雕刻图案;另一种是在有颜色的材料上填充另一种与材料颜色不同的颜色材料,然后在这层材料上雕刻图案。将半熔化的色料棒加热,直接在生胎上制作图案。到了乾隆时期,烟瓶的套装日趋完善,有一色套装、二色套装、五色套装、七色套装、十色套装等。

沉阳故宫博物院藏清黄色浅雕山水人物玻璃烟瓶(图一),高7厘米,最大腹径5.5厘米,小口,圆腹,撇口。盖子由珊瑚制成。壶正面轻刻山水人物。画面中,远处有山有水。一位隐士拄着拐杖过桥,后面跟着一个怀里抱着古琴的孩子。人物刻画生动,画面宽敞典雅。壶背刻苏轼《六侯论》语录:“古之所谓英雄者,必有气节胜人,人情不可容,庶人见辱。””,他拔出剑,站起来战斗。这不是勇敢。”天下有大勇者,遇突然袭击不惊,无缘无故受袭击不愤怒。他们挟持的人很大,他们的野心也很深远。主人的房间收到了村里老人的来信,发生的事情很奇怪;然亦知今非秦时,有隐君子出试之。”印章两面白字“武”、“印”字。

画珐琅鼻烟壶画珐琅鼻烟壶一般分为掐丝珐琅、景泰蓝、彩绘珐琅。其体型有金、银、铜、瓷、玻璃等。沉阳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乾隆风格珐琅烟瓶有:

乾隆风格珐琅少女烟瓶(图二),高5.6厘米,底宽1.7厘米。盖子由镀金铜制成。壶颈有蓝色纹饰,外腹绘两个红发少女坐在树荫下,远处有教堂和山丘。壶底刻有“乾隆年制”款识。

一件乾隆风格珐琅婴戏烟瓶(图3),高6厘米,直径0.9厘米,壶腹共绘妇女儿童图案8人。一侧,一名妇女拿着食物正在喂一只小狗,一名孩子全神贯注地看着。女人的身后,有两个孩子正在读书。另一边,有一个拿着扇子的女人,女人身后有一个孩子在玩耍。前面有两个孩子在玩花束。壶底有“乾隆年制”铭文。

玉鼻烟壶乾隆时期,玉鼻烟壶逐渐成为主流。主要材质有玉石、黄玉、白玉、碧玉、蓝宝石、玛瑙、琥珀、琥珀、蜂蜡、珊瑚、绿松石、青金石等。乾隆时期还利用玛瑙石上的天然纹理,雕刻出各种巧妙的工艺品。模式。

图4

沉阳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玛瑙雕花瓶形烟瓶(图4),高7.6厘米,宽3.6厘米。肩部浮雕有动物头衔环。腹部一侧刻有七言诗一首:“烟满袖谓品高,吉祥侵心交情,推荐三代器物鉴赏,高档玩具是最令人愉悦的。”另一面刻有一首七言诗:“生生难得一宝赠姚敬,雪影霜,分外明亮,比隋明珠还亮,比赵碧还贵。””

内画鼻烟壶:内画鼻烟壶,顾名思义,就是在鼻烟壶内部画画。又称“内画鼻烟壶”或“鬼画鼻烟壶”。内画鼻烟壶的出现,与高透明玻璃精炼、掏膛技术的成功密不可分。内画鼻烟壶多采用水晶、玛瑙、玻璃、琥珀等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制成。画家用特制的钩形画笔在磨砂烟瓶内壁反画,用工笔或写意画山水、人物、花鸟、鱼虫、赋诗。从外观上看,具有国画或油画的效果。沉阳故宫博物院藏有清代周乐源、马绍轩所画的鼻烟壶。

周乐源,生卒年不详,是光绪年间北京著名的内画壶工匠。早年以宫灯、纱灯画师,后专攻鼻烟壶内画制作。由于他在绘画上的造诣,转行后很快成为烟瓶内画的代表人物之一。

图5

周乐源巢内藏有兰花鱼烟瓶(图5),高6.6厘米,腹径5.3厘米。一面墨绘兰花,并写有诗一首:“青袖轻半隐,枝叶直撑风。露清白染月”。香气袭人,天色还暗。美少女倚湘水入梦,诗人的结记新秋。古时名人的原调,可以用对联的淡雅和轻盈来修饰。”“吾友玉堂,请鉴赏”,落款为“周乐源所书”。右下钤有椭圆形白印,上书“乐源”四字,右下钤有白印“三阴周氏”。另一侧水草间绘六条色彩缤纷的金鱼,上书“人臣冬月写于京城瓯香障”。下钤白印,上书“元印”二字。可见,这是周乐源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创作的作品。

图6

周乐源的水晶画烟瓶(图6)高6.6厘米,宽3.4厘米。一侧是两个孩子在树下踢足球的画,这是满族的“踢头”游戏。孩子们留着满族“片瓦”发型。另一侧是船头垂钓的老人,上书“壬辰二春,仿京城周乐源南田老人的粗心”,并有两枚白色印章在它的旁边。此烟瓶为光绪十八年周乐元仿恽寿平笔法所绘。

马绍轩(1867—1939),回族,活跃于光绪年间的京派内画鼻烟壶大师。据说他是一位皇家画家。内画技艺高超,与周乐源、叶中三齐名。其作品的特点是书法与绘画相结合,相得益彰。其书法工整严谨,功力深厚。他的画多以人物为题材。

图7

马少轩的水晶画烟瓶(图7)高6厘米,宽3.2厘米,厚1厘米。其口小,直颈,垂腹,水滴形,小圈足。锅前有一位老人在卸担休息。花篮内盛有许多鲜花,并题有“枕肩图”。人物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背面,行书:“万种幻影摇曳,让人笑滕王太正经。”楷书:“观花禁手,春意盎然黄莺徘徊远山”。铭文“京师毕邻,丙申中春,马少玄”,下钤椭圆形白印,上书“少玄”。应是光绪二十二年马绍轩创作的作品。

瓷鼻烟壶大多数鼻烟壶是由瓷器制成的。其制作年代为康熙至清末,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最佳。康熙年间,烧制了第一批青花瓷鼻烟壶。它们由珍珠材料制成,颜色鲜艳。如今,它们已所剩无几。雍正时期烧造釉里红青花鼻烟壶,以浆料制作的青花鼻烟壶也更具创意。乾隆时期重点发展立体效果强烈的珐琅彩鼻烟壶,其成就超越了青花。嘉庆时期,官窑青花鼻烟壶产量不多,以奇釉青花最贵,但并不如当时的刻瓷鼻烟壶出众。道光时期,瓷鼻烟壶多为私窑烧制,数量较多,以粉彩为主。但不少青花胎色浮色,厚薄不均,釉面与胎体结合不紧密。嘉庆年间至咸丰、光绪年间,造型、纹饰、题材多是临摹前代,有创意的不多。

图8

嘉庆年间粉彩开光诗画烟瓶(图8)现藏于沉阳故宫博物院。壶身呈扁圆形,高6.2厘米,直径52.8厘米。胶边紫红色柔和的花朵。口、腹、底均绘金漆。壶正面绘有花卉,背面有隶书诗一首:“薄纱(h,皱纱)午风轻秀,画堂人静。”暮春,重门不能缚心,独枝露院东深处。”下钤有“钱”、“龙”二红印。壶底有朱色篆书款,底横书“嘉庆年制”款。

此件清初青花灵芝纹盘,敞口,微弧腹,圈足,底有花卉印记。质地紧密,整体有灵芝和花朵点缀。整个画面布局密集,寓意得体。吉祥相好,花团锦簇,花团锦簇。精致的青花发丝给人一种高贵、优雅的感觉。与口感相得益彰:口沿有小飞皮和蚂蚁咬痕,器身有先天窑缝。

图9

沉阳故宫博物院藏漆字清晰漆鼻烟壶(图9),高7.8厘米,宽5.4厘米,珊瑚盖。壶身呈心形,雕刻二仙人骑鹤云间,似在说话。人物造型生动,剑法精炼,线条有力。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