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邮票的来历关于邮票的来历英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关于邮票的来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关于邮票的来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邮票的由来或故事?
  2. 邮字来源?
  3. 中国邮政来历?

邮票的由来或故事?

有票来源于,英国的罗兰希尔,把信寄送给一位姑娘,姑娘看后拒收,因为姑娘已经在信封上做了按记,看到了内容,就不用付邮费了。罗兰希尔,突发奇想,用邮票就可以,解决邮费的问题。从此中世界上就有了第一枚邮票,黑便士。他的出现,让世界文化上,又进了一大步。

关于邮票的来历关于邮票的来历英文

邮字来源?

“邮”,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yóu,最早见于楚系简帛中,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

“邮”的基本含义为由国家专设的机构传递信件、款项、物件等,如邮递、邮包;引申含义为有关邮务的,如邮政、邮购。

在日常使用中,“邮”也常做名词,表示传送文书的人,如邮人。

字源演变

“邮”,初见于楚系简帛中,本义是驿站,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邮”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邮”是会意兼形声字。小篆从邑(右阝,表城),从垂(表边境),会古代供给传递文书的人食宿、换车马的驿站之意,由也兼表声。隶变后楷书写作“郵”。汉字简化后写作“邮”。

《说文·邑部》:“郵,左冯翊高陵。从邑,由声。”(郵,左冯翊郡高陵县的亭名。从邑,由声。)

“邮”的本义为邮亭、邮乡,在今陕西西安府高陵县。后借作指古代供给传递文书的人食宿、换车马的驿站。

用作动词,指递送,由国家专设的机构传递信件、款项、物件等。如“邮寄”、“平邮”。引申指有关邮务的。如“邮电”、“邮局”。特指已付费的凭证,即邮票。

中国邮政来历?

中国近代邮政事业萌芽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根据中英《天津条约》,各国公使及属员可在中国自设邮政专差,往来于北京、天津,中国应予以保护。每年冬季,天津海口封冻,则由马差往来至镇江寄发。

不久,英、法等国家即感到自设专差很是不便,于是改由总理衙门代收、代寄各国的信件。1866年总理衙门委托总税务司赫德在总税务司衙门里设立“邮政部”,按照西方邮政模式,代管北京、天津和上海之间的邮件递送,北京、天津、上海、镇江各海关均设立了邮务办事处,均制定了封发邮件时刻表与邮资标准,并在天津、北京间开办了骑差邮路,逐日开班,行程17小时。

当时,一般人的信件不予邮寄,但天津租界里的外国人可以利用这条邮路,把信件寄往上海,再转寄回国。

1878年总理衙门指派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以天津为中心,“仿西国通行例式”,在天津、北京、烟台、牛庄、上海等五处试办“海关书信管”,各海关邮政业务,汇总由津海关税务司办理。从这一年的3月23日起,天津海关书信馆对公众开放,收寄华洋信件。这一天遂成为中国邮政的创办日。天津海关为此于当年7月发行了中国第一套以蟠龙为图案和印有“大清邮政局”字样的一分银、三分银、五分银三种面值的大龙邮票,中国邮政事业开始在天津诞生。

1879年总税务司赫德命令天津海关税务司统一管理各地的邮政系统,建立“海关拨驷达局”,同时将各地的“海关书信管”一律改为“拨驷达书信馆”。拨驷达就是英语POST音译。在李鸿章的支持下,天津一度成为中国近代邮政的总汇之地。当时,除了以天津为中心的轮船邮路之外,还建立了天津、北京、大沽间,天津、烟台间,天津、镇江间的各条陆路邮班,“内地等处信件亦可代寄至各口岸转交妥实信局,投递不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邮票的来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邮票的来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