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策军碑介绍图片(神策军碑的来历)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拓片——号,《皇帝巡视左神策军记圣德碑》,又名《皇帝巡视左神策军记圣碑》德”,或简称“神策军碑”。原石碑刻于公元843年。年。相信“神策军”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陌生的。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竟然还刻在了纪念碑上?铭文写了什么?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神策军事纪念碑”以及它的由来和历史。

蜻蜓眼琉璃珠又叫隋侯珠,它的主人并不是太子。最后一张照片是清理后的。

神策军碑介绍图片(神策军碑的来历)

唐朝安史之乱(755年12月—763年2月)后,唐朝中央内部调动中原原有的西北、东北边防军,建立了一支新的禁军,这就是神策军。神策军有过两次大规模的扩张。贞元年间(785-805年),神策军兵力达到15万。可以说,它达到了全盛时期,成为一支英勇精干的武装力量。神策军既是中央禁军,又是中央直属的作战力量。对内负责镇守京师,对外负责镇压封建城镇的叛乱。由于神策军是一支由宦官代表皇帝指挥的军队,其在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帝与宦官之间的关系。

与其他军队相比,神策军具有鲜明的特点。它有自己独特、完整的组织指挥体系。在生活、法律和将军晋升方面享有特权。光是补给就是其他军队的三倍。除此之外,神策军还有一个最显着、最基本的特征,那就是有宦官作为最高统帅,并处于他的绝对控制之下。

唐穆宗以后,皇权长期由宦官集团掌握。神策军继续支撑和稳定唐朝中央政权,在废宦立帝等政治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穆宗以后共有九位皇帝,除唐敬宗、唐哀宗外,其余都是宦官立的。宦官为何拥有如此大的权力?根本原因是宦官控制着神策军。

唐穆宗之后的唐武宗李严,是由宦官升上皇位的。为了讨好宦官,他巡视左神策军。太监邱士良趁机请求立碑颂扬圣德。于是唐武宗命翰林院学士崔玄撰文,又命集贤院判院士刘公权撰文。神策军事纪念碑就这样诞生了。原石碑刻于唐会昌三年(843年),立于长安宫一处禁地。但最终毁于战争。该碑拓片很少,所以流传至今的碑刻显得尤为珍贵。

此件为清末木雕人物一对。人物雕刻生动,鎏金画精美。

神策军碑刻于唐会昌三年(843年),为翰林学士崔玄所书。拓片中从“皇帝巡视左神策军”到“来京表诚”约700字,但现存拓片的文字还不到原碑的一半。根据对残存文本的分析,第一部分主要歌颂唐武宗李严的美德,描述其会昌元年祭祀的隆重仪式。第二部分讲述了维吾尔族的衰落和伟大领袖失忆的投降,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柳公权,字承轩,唐朝昭化院(今陕西耀县)人。生于唐高祖李渔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卒于唐懿宗李怀咸通六年(公元865年)。他从小就好学,而且能够坚持下去。12岁能吟诗作诗,29岁中进士,精通经律,尤精书法。历朝(宪宗、穆宗、景宗、文宗、武宗、玄宗、懿宗)为官,官至少室太子。在位期间,长期担任右士艺进士、翰林书法家,是专业的宫廷书法家。柳公权首先师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两位君王学习书法。后又师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初唐著名书法大师的长处,打下了扎实的楷书基础。其后师从颜真卿,修改笔法。终于成为了自己的家庭。对此,《旧唐书柳公权传》有记载:“公权初学二王,遍读近代书法,风格刚健迷人,自立家业。”

“神策军碑”是时任学士判官的著名书法家刘公权所书。虽然这幅拓片中近一半的字迹已经无法辨认,但看这四百多个字迹清晰的字迹,也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书法珍品。六公权的书法以简洁、刚劲、凝重、秀丽、神气着称,被世人誉为“六古”。他的书法在当时非常有名。大臣们家的牌位、墓志铭,如果不是刘公权所写,就会被视为不孝。后人盛赞他的作品,说有魏晋翠、王之韵,也有唐初欧、虞、楚、鲁之风。刘公权完成《神策军碑》时已66岁。他已经到了人书双全的年纪,对它有了全面的认识。他可以随心所欲,轻松掌握其中的奥秘。整碑字体沉稳、沉稳、雄伟,被历代书法家公认为刘公权的“人生第一奇葩”。

除《神策军碑》外,他还有《玄塔碑》、《金刚经刻石》、《李胜碑》等许多传世佳作。当代书法家启功在《论书法绝句》中说:“代代相传的柳书碑石甚多,留存至今的,当属神策君碑和玄妙塔两碑最为精美。”《玄米塔》《秘密》是手工雕刻的,偶尔还能看到刀痕,但《神策》是孤立的铭文,与墨痕没有什么区别。

《神策军碑》刻于唐会昌三年(843年),立于长安宫禁地内。但最终毁于战乱。碑拓片甚少。至今仅存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这本独一无二的藏品。它很珍贵。不言而喻。

北宋末年,金石学家赵明诚在《金石志》中记载了《神策军碑》拓本两卷,恰好与国家图书馆馆藏相同。据推测,此书可能为赵明诚、李清照所藏。但历史上并没有这方面的具体记载。

后被南宋宰相贾似道收藏。”海豹”。贾似道家产被没收后,此拓片成为南宋皇室的藏品。元朝灭宋后,拓片被归还翰林院历史研究院,因此加盖了翰林院历史研究院的楷书印章(拓片1,右下1)和朱文。明洪武六年收入内库。拓片末尾有一行金字“洪武六年十一月十八日藏”小字。不久,朱元璋将其赐给了他的儿子晋王朱藩。因此,该拓片在拓片的开头和结尾处都有“金府书画”和“金府书”(上6,右上1)的印章。明末为大收藏家孙承泽所有。清代还被梁清标、安琪、张荣芳、陈结其等人收藏。

解放后,存有《神策军事碑》两卷。第二卷已经消失,世界上只出现了第一卷。它是由陈庆华带到香港的。由于经济条件不佳,他两次打算卖掉自己收藏的古籍来改善生活。时任文化部部长郑振铎接到消息后,在周总理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中间人多次与陈庆华交涉,花费巨资从中国买回了大量古籍。陈庆华两次。其中的“神策军事纪念碑”,已珍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供古籍爱好者欣赏。

甲道时期五品白雉文官补品已镶框。是可与官窑瓷器相媲美的精品。详情请参考鉴赏老师的描述。状况:边缘轻微磨损。

为您推荐